8月18日,中國汽車流通協(xié)會發(fā)布2025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。在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政策的拉動下,上半年國內汽車消費回暖。同時,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,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進一步承壓。上半年完成銷售目標的經銷商占比僅三成,新能源獨立品牌的經銷商經營狀況好于傳統(tǒng)燃油車品牌。經銷商還面臨新車業(yè)務虧損、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。
承受多重經營壓力
中國汽車流通協(xié)會調查顯示,今年上半年,汽車經銷商的總體滿意度得分為64.7分,較2024年底大幅下降,主要受多重經營壓力影響。
例如,汽車零售價格低于購車成本,價格倒掛幅度加大,吞噬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;資金壓力加劇,經銷商對庫存的承受力減弱;廠家對經銷商基礎任務目標達成的獎勵縮水,付出與回報失衡。
僅三成經銷商完成了上半年銷售目標,也反映出了經銷商的生存狀況進一步承壓。銷售目標完成率低于70%的經銷商占比為29%,目標完成率高于70%不足100%的經銷商占比為40.7%。整體來看,豪華品牌經銷商目標完成率略好于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。
調查顯示,上半年汽車經銷商虧損的比例上升至52.6%,持平比例為17.5%,盈利比例為29.9%。
新能源獨立品牌的經銷商經營狀況好于傳統(tǒng)燃油車品牌。新能源獨立品牌經銷商中盈利的占比為42.9%,持平占比為22.7%,虧損占比為34.4%;傳統(tǒng)燃油車品牌經銷商中盈利的占比為25.6%,持平占比為15.8%,虧損占比為58.6%。
在經銷商的毛利構成中,新車、售后和金融保險的毛利貢獻分別為-22.3%、63.8%和36.2%。新車銷售毛利貢獻仍為負數,且新車虧損進一步加劇。
不過,與傳統(tǒng)燃油車品牌經銷商相比,新能源品牌經銷商新車銷售表現(xiàn)出了相對較好的盈利貢獻。
整體來看,在汽車經銷商四大業(yè)務板塊中,新車和二手車業(yè)務滿意度相對較低。其中,新車仍然存在任務目標過高、品牌競爭力不足、考核內容過多等問題;廠家對二手車業(yè)務支持力度不夠、新車價格波動導致二手車價格不穩(wěn)定。
建議簡化返利政策
中國汽車流通協(xié)會調查顯示,上半年,有74.4%的汽車經銷商在銷售中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,43.6%的汽車經銷商價格倒掛幅度在15%以上。
對此,中國汽車流通協(xié)會相關負責人表示,嚴重的價格倒掛,吞噬了經銷商的流動資金,經銷商普遍反映資金壓力大。特別是傳統(tǒng)燃油品牌經銷商,價格倒掛導致新車業(yè)務虧損嚴重。新能源獨立品牌經銷商面臨的壓力,主要有售后產值低、投資回收期長等。
中國汽車流通協(xié)會表示,廠家對經銷商的返利周期和返利兌現(xiàn)仍需優(yōu)化和改善。廠家對經銷商設置了多種返利形式,有基礎返利和模糊返利,模糊返利占比過高。調查顯示,廠家對經銷商的返利周期集中在2-3個月,部分實施季度考核的廠家返利周期超過3個月。
返利兌現(xiàn)的主要形式包括:全額現(xiàn)金返給經銷商,經銷商可以自由使用;部分返現(xiàn)金、部分轉為提車款;全部轉為提車款或相關用途。調查顯示,只有少數廠家是全額現(xiàn)金返利給經銷商。
中國汽車流通協(xié)會建議,汽車廠家簡化返利政策,實施單一的月度考核,不再設季度、年度考核目標,實現(xiàn)2個月內兌現(xiàn)返利,取消返利使用的限定條件。
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汽車經銷商作為汽車產業(yè)鏈的重要一環(huán),汽車廠家對經銷商承諾的返利能否及時兌現(xiàn),對緩解經銷商資金壓力、改善經銷商經營狀況至關重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