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過去,婦女一般都在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。傳統(tǒng)的固有觀念中主張“男主外,女主內”的理念,認為教育孩子是母親應該做的事,男人就應該外出打拼事業(yè)。其實,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親的陪伴。下面一項調查研究數(shù)據(jù)表明父愛的缺失對孩子會有怎樣的影響。
根據(jù)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對北京、黑龍江、江西、山東四省市2萬名家長和2萬小學生進行家庭教育狀態(tài)調查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僅百分之十的家庭是父親承擔主要教育職責,孩子們坦言爸爸平常在家中的“存在感”較弱。一項調查顯示,近六成爸爸認識到因為工作的關系,造成父親的責任感較為缺失。
世衛(wèi)組織:爸爸每天陪伴2小時 孩子智商高
美國幼兒心理學家格塞爾指出,父愛缺失是人類感情發(fā)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。親子教育中,父親的參與,注入了母親不具備的特殊元素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指出,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,男孩更像男子漢,女孩長大后更懂得與異性交往。
那么父親在家庭中如何尋找工作與教育孩子之間的平衡?MoreCare全日托中心的兒童教育專家為您做一個解答。
父愛與母愛相結合,更能帶給孩子自信心和安全感
MoreCare全日托中心兒童教育專家表示,在家庭環(huán)境中父愛與母愛需要做到平衡。在父愛與母愛結合良好的家庭環(huán)境里,母親更多承擔了哺育、照料、安撫的任務,父親則承擔了供給、保護、教養(yǎng)的任務。如果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給予更多的關懷和鼓勵,就會增提升孩子的價值感和認同感,有助于開發(fā)孩子的情商。同時還能讓孩子成年之后順利地得到他人的愛與接納。無論男孩還是女孩,都要從與父母雙方的關系中學習、練習、掌握與他人相處的技巧。
MoreCare全日托中心兒童教育專家建議:父母之間要互相關愛、懂得尊重、重視理解和溝通,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學習和效仿的對象。孩子需要從父親身上獲得生命的價值感與使命感,獲得生活的智慧與自律的技巧。更以父親為榜樣,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、有歸屬感、有道德感、熱愛家庭的成年人。
在外打拼事業(yè)并不是一個男人的全部,多花一點時間陪陪孩子。父親的陪伴在孩子心里遠比你想象的更為重要,有父親常伴左右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