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網5月22日訊(記者 王文婷)從今年4月26日到5月21日,濟南市中轄區(qū)經四路東段(緯一路至順河西街)交通組織優(yōu)化提升改造工作基本完工。記者今天經四路萬達路段看到,路南側的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,已經施劃了濟南新創(chuàng)的“隔離式”停車位,用以替代過去施劃在非機動車道上的停車位。同時采用“彩色柔性防滑非機動車道”充分尊重慢行交通路權。
停車泊位“移形換位”讓交通參與者各行其道
經四路位于經一路與經七路之間,為市中轄區(qū)重要的東西方向交通道路,周邊主要為萬達廣場、振華商廈、大觀園等大型商圈,是重要的核心商業(yè)區(qū)域。
這一路段作為市區(qū)新興的商業(yè)區(qū)域,路段內的交通設計已明顯不能適應日漸增長的交通流量。特別是原本設計在道路南側的57個停車泊位,機動車需借助非機動車道靠邊停車,導致機非行車沖突,產生了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。
針對這一實際,濟南市中區(qū)交警大隊創(chuàng)造性的采取“移形換位”的設計理念,將停車泊位與非機動車道進行空間互換,非機動車道靠近南北兩側立沿石,停車泊位設計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,使機動車無需借助非機動車道通行,即可進入停車泊位,避免了機非行車沖突;同時打破以往停車泊位設置時,僅施劃停車空間的設計模式,在施劃停車泊位的同時,在泊位兩側分別設計施劃了開門下客區(qū)域,一方面方便停車下客,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減少了由于開車門可能引發(fā)的交通事故;針對經四路南側停車泊位施劃后,相對以往停車泊位數(shù)量有所減少,但區(qū)域停車需求較大的問題,本著“應停盡停”的理念,在順河西街西側,設計施劃了52個臨時停車泊位,進一步滿足了周邊群眾的停車需求,緩解了經四路的整體停車壓力。
“彩色柔性防滑非機動車道” 充分尊重慢行交通路權
在“隔離式”停車位的右側,原來4米多寬的黑色瀝青非機動車道,被紅色的瀝青非機動車道所替代,非機動車道交通標志、標線都已經劃設完畢。施劃完工之后的紅色非機動車道十分醒目,由于禁止了機動車通行,電動車、自行車與行人走在此車道上行走比較方便快捷。
據市中區(qū)交警大隊相關人員介紹,這主要是采用國際先進的路面表層鋪設技術,將路段內非機動車道設計為“彩色柔性防滑非機動車道”,這種路面的鋪設除了相對以往路面標線,更加堅固、更加耐磨、更加醒目之外,施工工藝更加復雜,需要采取8遍面層鋪設,使道路更具彈性,防滑度高,行走起來更加舒適、柔軟,關鍵是將非機動車道鋪設為醒目的紅色路面,使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行駛空間更加明確。同時,彩色瀝青的色彩主要來自瀝青中添加的石料,用特殊工藝將瀝青固有的黑色脫色,然后用石料顏料及添加劑等混合攪拌生成的。施工完成后的彩色瀝青彈性和柔性都十分明顯,并且不會出現(xiàn)變形、瀝青膜脫落等現(xiàn)象,適于在城市慢行道推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