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只要到我這兒來問路的游客,絕不會走冤枉路。”宋樂玉自信地說,為了當一名合格的志愿者,她把自己練成了“活地圖”,市區(qū)主干道路和公交、地鐵線路分布,早已爛熟于心。在上合青島峰會期間,她將和志愿者隊友們從早7點到晚7點,輪班在崗提供志愿服務。為了方便外國游客咨詢,在志愿服務驛站還有三名大學生志愿者提供俄語、英語翻譯服務。
記者采訪發(fā)現,在青島志愿者圈里,宋樂玉是有名的“老大姐”。2006年退休后,她就加入了志愿者隊伍。2007年奧帆測試賽、2008年奧帆賽、2014年世園會等志愿服務中,都能看到宋樂玉忙碌的身影。
除了在重大賽事和會議中爭當志愿者,在平時,宋樂玉還是青島市南區(qū)公共文明引導志愿服務隊的總隊長。從團島車站到東部的臺灣路,從南面的東海路到北面的江西路,服務隊執(zhí)勤崗位覆蓋了市南區(qū)50多個重要交通路口。每天,宋樂玉都會帶領隊友們在執(zhí)勤崗位上宣傳交通文明,維護交通秩序,引導行人安全過馬路。她說,當志愿者讓大家有成就感,幫了他人,自己特別快樂。

7日下午,在青島市黃縣路的老舍故居,志愿者單志先老人正向外地游客講解老舍的故事。
他在老舍故居講故事,歡迎外國朋友們來聽
與宋樂玉一樣,今年77歲的青島市民單志先老人,也是游客們熟知的一位志愿者。從1998年開始義務為外地游客當導游,到2010年成為老舍故居的義務講解員,單志先已在志愿者隊伍里走過了20個年頭。 2/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