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此時,一家人都擔心,因為孫子是180cm的壯小伙,年逾90歲的孟憲彬卻是個身高不足160cm、體重不足50公斤的瘦弱老頭兒。不過,這個游戲,壯小伙從來沒贏過小老頭兒,“他可以抓住爺爺?shù)母觳?卻怎么也摁不倒,扭胳膊更是如何也扭不動。”
孟憲彬對太極拳的癡迷,晁秀真可是“領教”過。這次,70多歲的晁秀真從菏澤趕來,他曾拜孟憲彬為師,后在孟憲彬引薦下,升入洪均生大師門下。他與孟憲彬的接觸非常多,因為每次來濟南學拳,都是吃住在孟憲彬家中,與他朝夕相處。
在孟憲彬家中的日子,每天6點就要起床練拳,一直到上午11點,中午稍稍休息后再開練,直至夜間。“有時他能邊講拳法邊練習推手直到凌晨一兩點。”晁秀真說,雖然孟憲彬比他大十幾歲,但精神頭很好,有一次,跟隨孟憲彬練拳一周后,晁秀真累出了高血壓。
金海與孟憲彬的師徒情誼從1981年算起,如今已是35個年頭,在金海的心中,老師的拳術有“與眾不同”之處,這與眾不同是太極拳順勁、逆勁螺旋式運動的繼承與發(fā)揚。“他達到的最高技術是‘要就給’,即要力給力,要勁給勁。”金海認為。
公益授拳 徒子徒孫逾萬人
送別的一刻,孟慶云心中涌起父親常在家念叨的話語,“做人一定要心胸開闊,大公無私”,“練拳不要考慮個人得失,一定要把太極精神發(fā)揚光大。”父親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
作為洪均生早期弟子之一,孟憲彬擔當起了一個重要角色——代師授徒,洪均生的很多徒弟,對這位師兄都十分敬重。
今年76歲的劉秀文依然在堅持義務教授太極拳,孟憲彬與她來說是亦師亦友的存在,猶記得當年孟憲彬在大明湖東門附近的小明湖帶學生練拳,一練一上午,連口茶水都沒時間喝。“他授課最難得的是對洪公(洪均生)非常尊重,嚴格按照師父教授的傳播。”劉秀文說。 2/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