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,一区二区精品性色,欧美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

  • <ol id="raxap"><bdo id="raxap"></bdo></ol>
    <tr id="raxap"></tr>
    <s id="raxap"><nobr id="raxap"><ins id="raxap"></ins></nobr></s>
    1. 首頁    山東    國內    社會    教育    旅游    房產    娛樂    企訊    女人    財經    科技    健康    家居  

       

       首頁 > 資訊頻道 > 一線故事 > 正文
         

      一家養(yǎng)成鸚鵡,全村都有富路

      2025-09-11 08:04:09  |  來源:  |  作者:  |  閱讀:次  字號: T   T
       

        (通訊員王曉蘭 謝林 李哲)清晨,單縣蔡堂鎮(zhèn)黃菜園村內,此起彼伏的鸚鵡啼鳴打破寂靜,這群“精靈”的到來,讓5年前還是“空心村”的黃菜園村,成為如今年出欄超3萬只鸚鵡的“鸚鵡村”,不僅讓200余名留守婦女、老人實現家門口就業(yè),更吸引23名青年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。

        2020年,因家中孩子需要照料,邵建軍夫婦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在家中搭建鸚鵡棚,開啟了鸚鵡養(yǎng)殖。他們嘗試引入100對虎皮云斑鸚鵡試養(yǎng),然而缺乏經驗讓他們遭遇挫折,但他們沒有放棄,不斷學習請教,在實踐中總結出適宜于本土特色的養(yǎng)殖技術。通過“帶頭人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,帶動村民共同發(fā)展。目前全村養(yǎng)殖戶達85戶,形成種苗繁育、籠舍生產、電商銷售完整產業(yè)鏈。

        “我這個養(yǎng)殖舍內共有鸚鵡2000對,年產成體鸚鵡1萬只左右,每年可銷售幼苗近2萬只,年純收入12萬元左右,主要銷往全國各地的動物園、萌寵樂園、寵物商店。今年我又新擴建養(yǎng)殖場一處,計劃再增加2000對鸚鵡養(yǎng)殖。”邵建軍介紹。合作社統(tǒng)一提供技術培訓、疫苗防疫和保底收購,農戶養(yǎng)殖風險大幅降低。

        67歲的李大娘是一位留守老人,如今在全村鸚鵡養(yǎng)殖的帶動下也開啟了家庭養(yǎng)殖模式。“有了村里的技術指導,鸚鵡養(yǎng)殖變得比較簡單,我一人在家里養(yǎng)殖600只,完成喂食后,還不耽誤我接孫子上下學。”像她這樣的留守人員,全村有100余人通過養(yǎng)殖,實現人均年增收2.1萬元。

        更可喜的是,村里開設“鸚鵡直播培訓班”,讓20多名婦女成為帶貨主播。村民柴焰成結合自身手藝生產的鸚鵡鳥籠,在滿足本村養(yǎng)殖需求的同時,在網上拓銷路。

        政府將鸚鵡養(yǎng)殖納入黃菜園村鄉(xiāng)村振興項目,提供貼息貸款和技術支持。黃菜園村計劃進一步擴大鸚鵡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,完善產業(yè)鏈,提升產業(yè)附加值,讓這小小的鸚鵡,創(chuàng)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,帶領更多村民走向富裕。

        黃菜園村的實踐生動證明,特色產業(yè)與民生需求精準對接,就能激活鄉(xiāng)村內生動力。“下一步,村黨支部繼續(xù)發(fā)揮模范帶頭作用,逐步完善‘支部引導、能人帶動、群眾聯動’模式,引導更多村民參與到鸚鵡養(yǎng)殖中,多措并舉拓寬‘線上+線下’銷售模式,延長鸚鵡產業(yè)鏈,讓鸚鵡‘銜’來更多附加值。”村支書張昌立說。

      我來說說( 
      來頂一下
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上一篇:共建誠信社區(qū) 點亮美好生活
      下一篇:黃河岸邊,魚躍人歡
       
      0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推薦資訊
      齊魯超賽熱身賽淄博2:0戰(zhàn)勝濱州
      齊魯超賽熱身賽淄博2:
      黃河岸邊,魚躍人歡
      黃河岸邊,魚躍人歡
      辛芷蕾獲最佳女演員獎
      辛芷蕾獲最佳女演員獎
      馬牙棗豐收
      馬牙棗豐收
       
      欄目最新
      欄目熱門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版權聲明   |   網站簡介   |   網站導航   |   頻道招商   |   聯系方式   |   友情鏈接
      山東信息港 ingsd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