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民劉女士購買的蜜蠟制品的鑒定證書為偽造的 本版照片均由記者張剛 攝□本報記者 張曉園 實習生 韓夢雨
提起蜜蠟,人們往往會想到兩個字——火、亂。走在濟南大街小巷,經?吹筋i掛蜜蠟串、手戴蜜蠟鏈的男女老少,以及出售蜜蠟的商鋪。在利益驅動下,市面上假的蜜蠟也越來越多。近日,泰安市民劉女士向本報反映,她在濟南工業(yè)南路國際會展中心一展會上花8650元購買的蜜蠟是塑料的。
市民遭遇號稱檢驗證書齊全的“蜜蠟”是塑料
泰安市民劉女士一直想買一條蜜蠟項鏈。4月2日,她和朋友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逛展會時,發(fā)現有展位在賣蜜蠟。“我們這批都是雞油黃蜜蠟,屬于收藏級別,在別處都是幾百元一克,我們來做品牌推廣,價格相當合適。”銷售員極力向她推薦展位上的蜜蠟。為打消劉女士疑慮,銷售員還拿出了寶石鑒定證書。
聽銷售人員將參展商品介紹得如此物美價廉,劉女士心動了。經過一番討價還價,原本80元一克的蜜蠟降到60元一克,她花8650元買了7件蜜蠟手串。隨后,她拿給一個懂行的朋友,朋友告訴她,這些不是蜜蠟,極可能是塑料。8650塊錢買了一堆塑料?劉女士隨后找了多名蜜蠟行家,都給出了同樣的答案。
權威鑒定鑒定證書是假的假證書網上熱賣
15日上午,劉女士跟隨本報記者來到濟南市質監(jiān)局黃金實驗室進行了檢測。結果顯示,劉女士購買的7件“蜜蠟”產品,全是塑料。
濟南市質監(jiān)局工作人員查看了劉女士所購“蜜蠟”附帶的“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監(jiān)督檢測中心”出具的鑒定證書。發(fā)現這些鑒定證書也有多處問題:首先,證書上檢測依據錯了,不應該是“GB/TT6652”, 而 應 該 是 “GB/ T16652”;其次,CMA認證也不對。工作人員初步判斷劉女士所購產品附帶的證書是假證。
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(fā)現,這種鑒定證書少則8元,多則幾十元,隨處可見。“多是為珠寶玉石經銷商定制的,要是大批量訂購還能打折。”一淘寶店主說,類似的證書該店一個月能賣出上千張。濟南市質監(jiān)局黃金實驗室站長孫友蘭表示,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,鑒定證書也不能代表百分百的保障,不要輕易相信那些所謂的收藏證書、防偽證書、監(jiān)制證書等五花八門的證書。
舉辦方回應賣假貨的跑了展會舉辦者稱與其無關
劉女士留了賣家的電話,打過去已聯系不上對方。她也曾多次聯系展會的舉辦方——濟南昊渤展覽有限公司,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則表示,他們與此事無關。賣蜜蠟的銷售商是偷偷進展會的,看到空的展位就擅自賣了,沒有通過組委會報名。劉女士被這番說辭氣得哭笑不得:“那么大的展位,竟然說他們偷偷進來的,展會現場有保安把門,沒有證件根本進不來。”
記者以參展商的名義聯系上濟南昊渤展覽有限公司,一位朱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5月21日到24日他們在濟南工業(yè)南路國際會展中心還有一場展覽,“雙開攤位5800元,單開攤位5000元,都是3米×3米的。”這位工作人員給記者發(fā)了平面圖,讓記者選擇位置。“選好位置,你只需要把展示商品發(fā)過來,填一下參展申請表,交上錢就可以參展了。”
“確實有一位消費者反映此事,我們查了一下,消費者反映的蜜蠟賣家不在我們報名列表里,他們肯定是看到有空展位偷偷來臨時參展的,我們正在找賣家。”濟南昊渤展覽有限公司一位韓姓負責人表示,來參展的所有產品都有產品合格證,如果聯系不上賣家,他們也不會 1/2 1 2 下一頁 尾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