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訊 “老板,看到您這么忙,真不忍心打擾,我們都等了好長時間了,您就給我們幾分鐘時間吧!”“謝謝您的配合!非常感謝!……這是煙臺大學外國語學院“Running girls”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在一家個體經商店鋪走訪調查的情景。
今年6月1日,中韓兩國正式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,這對煙威等沿海地區(qū)來說,無疑是一個機遇與挑戰(zhàn)共存的時機。那么,中韓自貿區(qū)的成立對煙、威地區(qū)的生產與消費會產生哪些影響呢?帶著這個問題,煙臺大學外國語學院“Running girls”暑期社會實踐隊的八位大學生頂著烈日,深入煙威地區(qū)具有代表性的消費者、微商、企事業(yè)單位等社會階層,開展以“中韓自貿區(qū)的成立對煙威地區(qū)生產與消費的影響”為主題的社會實踐。
“踏石留印,抓鐵有痕”。剛剛起步兩天的調研活動,實踐隊員們不斷召開小組討論會,總結經驗、吸取教訓、調整方式、改變策略……他們知難而上,克服了連連遭遇拒絕的困難后,通過到韓國知名品牌“樂扣”展銷現場及萬達廣場、新世界百貨、萬象城、佳世客等地發(fā)放問卷、走訪韓國超市、服裝店等個體經商戶及到LG浪潮樂金移動電子通信有限公司、LGdisplay公司,對韓企員工們進行問卷調查等,了解了消費者對于韓國商品的印象。經初步調查統計,多數百姓或多或少購買過韓國商品,并對韓國商品持有一定看法,但多數對中韓自貿區(qū)了解度較低。
了解百姓、企業(yè)心聲、感受中韓自貿之風,煙臺大學外國語學院“Running girls”暑期調研隊的學子們仍在路上……
|